成立與發展
「恩福堂」為中國基督教播道會的屬會,原屬「播道會窩打老道山福音堂」的一個分堂。於一九八四年十月,一群為數約一百名的會眾在沒有固定牧者之帶領下於九龍塘金巴倫道方方小學崇拜聚會。一九八六年四月,蘇穎智牧師伉儷自美返港,並受聘專責牧養此羣體,廣開福音及門訓小組,建立門徒、訓練領袖、發展各年齡層的團契並有系統地拓展兒童與成人主日學之工作。一九八七年四月,聚會人數增至二百五十人,同年九月,「恩福堂」正式獨立。從一九八七年到二零零四年四月,恩福堂先後在十處不同的地方聚會,平均每兩年多便要「搬家」。直到二零零四年五月,我們搬入了蒙恩購地自建的「恩福中心」聚會,至今恩福堂崇拜人數約有一萬人。
宗旨、使命與策略
我們盼望恩福堂的會眾無論身在那裡,那裡便有一燈臺見證主耶穌基督;我們更盼望恩福堂能立足香港,放眼世界,將使命及異象帶到世界各地。
1. 使命宣言﹕
培育信徒的生命成為門徒,於個人生活、家庭、教會、職場、社會,活出基督的樣式,並且成為培育門徒者 。(make disciples into disciplers)
2. 使命目標﹕
2.1 由個人開始營造教會成為一個彼此建立為門徒的環境。
2.2 幫助每一位信徒領袖朝向成為建立門徒的倍增者。
2.3 差派門徒實踐基督的使命,以此成為培育門徒的目的及過程。
3. 經訓:「祂所賜的有使徒、有先知、有傳福音的、有牧師和教師,為要成全
聖徒,各盡其職,建立基督的身體。」(以弗所書4:11-12)
4. 策略:信仰生活化,神學普及化;牧養小組化,敬拜時代化;
事工多元化,事奉全民化;信息本色化,差傳全球化。
2015-2021年度教會整體的方向
「薪火相傳門訓要專注,一堂多址教會遍各處」
一堂多址
「恩福堂」秉承神在太28:19-20、徒1:8、賽54:1-3等的教導,門訓、植堂不能止息。我們先後在沙田、天水圍、屯門 (上述三分堂已獨立),馬鞍山、東九龍及元朗區植堂。為確保所有址堂的核心價值及質素如母會,在2013年教會確定了「一堂多址」的方向,無論是那裡的址堂,都是「恩福堂」。址堂有缺乏時,母會便調派資源去協助;若母會有缺乏,址堂同樣也會調派資源幫助母會。我們盼望植堂成為所有同工、長執及弟兄姊妹的使命和負擔,認定小組、團契只是中轉站,不是終點站,隨時候命被差到有需要之址堂去。
牧養模式
建立人為本,以團契為先,事工作配合。
1. 團契區之牧養
恩福堂現有三十多個團契及兒童事工,分別隸屬於成人團契範疇,夫婦團契
範疇,在職青年範疇及兒童、青少、大專範疇。各範疇由一位至兩位資深教牧同工及一位執事為正、副範疇主管作統領。
各團契則由一位帶領牧者與其他牧者及/或信徒導師組成牧養隊工,一起策劃團契使命、方向、活動,牧養組長、輔助組長及團契內的弟兄姊妹。
(1) 牧養組長及輔助組長:
定期帶領組長預查,支援組長及輔助組長牧養小組組員。當組長家庭或個人
有需要時,同工會作優先的關顧,分擔他們的難處,分享他們的喜樂。
(2) 牧養新朋友:
所有初到團契的新朋友都安排加入專為新朋友而設的「福音性研經」小組,
完成「福音性研經」者則加入「價值觀重整」及「新生命、新生活」兩個基
礎門徒培育小組。除了藉查經培育外,更關心新朋友的身、心、靈爭札及需
要。
(3) 固定團友的牧養:
完成基礎門徒培育查經的弟兄姊妹,會形成固定的「生命更新查經」小組,藉著深入的查經,得著真理,並在彼此分享及鼓勵中反省、更新、應用、深進。
(4) 團契的內容
團契聚會每星期一次,以生命更新查經為主。每月均安排適合團契弟兄姊妹之專題或工作坊。我們鼓勵弟兄姊妹在團契小組以外的時間,亦多安排肢
體建立的機會,如一起吃飯、運動、戶外活動、探訪、服務、事奉等,使能更有效地彼此相交,彼此關顧,彼此服侍,彼此建立。
2. 事工區之職事
包括新來賓及會友部、三福部、栽培部、成人基督教教育部、領袖發展部、同幹發展部。 包括行政部、財務部、I.T.部、大眾傳播部、書室及處理會籍。
3. 培育門徒成長並接棒
(1) 以「門徒成長路」為指引鼓勵弟兄姊妹穩步成長。事工區分為六個範疇,由一位資深同工及一位執事為正副範疇主管,領導屬下各部門主管策劃及組織不同事工及活動,為弟兄姊妹提供不同裝備及事奉的渠道,並為教牧同工的牧養作行政支援。
(1) 崇拜範疇
包括敬拜部、講壇部、禱告部。
(2) 對內培育範疇
包括新來賓及會友部、三福部、栽培部、成人基督教教育部、領袖發展部、同幹發展部。
(3) 對外拓展範疇
包括差傳部、中國事工部、社關部、創啟事工。
(4) 全人關懷範疇
包括慈惠部、輔導部、健關部、家工部、男人事工部、康體事工部。
(5) 教會發展範疇
包括恩福馬鞍山堂、恩福東九堂、恩福元朗堂。
(6) 本地跨文化範疇
包括普通話部、英文事工、印尼事工。
3. 培育門徒成長並接棒
(1) 以「門徒成長路」為指引鼓勵弟兄姊妹穩步成長。

(2) 設立恩福聖經學院
「恩福堂」的使命既緊隨太28:19-20,提後2:2的教導,使人作門徒,並建立門徒成為「使人作門徒」的人。我們建立了「恩福聖經學院」,生生不息地建立更多宣教士及傳道人去接棒。
聖經學院的建立是 “by the church, in the church , and for the church”(由教會,在教會,也是為教會而建立的。)
(3) 栽培接棒人
團契方面,每一小組每年推舉1至2位成員接棒為儲備組長,接受組長訓練,預備作小牧人,照顧小組組員。事工方面,也希望每年均有新委員加入與舊委員配搭事奉,薪火相傳。執事會也著意提名更多的新任的執事加入專責小組,以達接棒之效。
首要的事奉
二十多年前,當蘇穎智牧師修讀神學的時候,聽到Dr. Howard Hendricks說了一句至今仍難忘的說話:The first word and the last word in ministry is relationship(關係是事奉中的首要,也是最重要的關鍵)。同工與同工,同工與執事,同工與會眾,弟兄姊妹之間的關係往往是最重要的,關係不好,人會被絆倒,牧者心力交瘁,無心事奉,教會不但不能增長,且會有負增長。但我們如何才可以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人與神之間關係的強化是關鍵。不住的禱告,認定「關係」是優先,一直是我們在事奉裡所強調的。
願神繼續使用恩福堂,成為祂合用的器皿,帶領著恩福堂的發展,祝福眾弟兄姊妹的家庭,以致我們能作福音的使者,並在社會中作鹽作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