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生活圈

證道搜尋




清照亭——失望中的再體會

再談我的西湖之旅。

常以為著名宋代詞人易安居士李清照晚年長居於西子湖畔,應該有甚麼留下來。難得到來,我便四處尋索有關她的一切痕跡。

但首先發現如後人感嘆「過眼西湖無一句,易安心事岳王知」,李氏竟不曾為這美地留下任何片言隻字呢?!更失望的是只找到一個和她相關的景點——清照亭。

這些都不打緊,以為有便可以了,於是便在整個行程的尾段(第二天早上便要離開了)拜訪清照亭。原打算到過清照亭,再步行半小時去蘇東坡紀念館。以為憑著手機地圖,很容易便能找到這個2002年才落成的紀念亭,怎料居然多次錯過了走過了也茫然不知。最後因浪費了太多時間,難以在紀念館關門前趕到,一次失算便不知何年何月可以再能拜會東坡居士了!哀哉!

更叫我難受的是,這個處於西湖柳浪聞鶯公園內的所謂景點,竟是冷清得令人心寒!

抬望眼,除我這個慕名而來的儍子,附近連一個遊人也看不到!

真如亭內易安居士的《聲聲慢》所言:

我「尋尋覓覓」終於來到,卻有點「冷冷清清」,教我頓感「悽悽慘慘戚戚」,「這次第,怎一箇愁字了得」!



個人而言,非常失望!

但之後在網上讀到一篇文章(按此),令我有點更深的體會與思考。

作者和我是差不多時間到訪清照亭,但文章給我的第一個印象,是怎麼他拍的照片比我多出那麼多?不是只有一個孤單的亭子嗎?

看畢全文,發現作者沒花太多墨水於亭子上,反倒是更多的緬懷易安居士一生。從照片看,作者剛進入柳浪聞鶯公園,便已開始細味周遭環境。到了亭子,雖因雨而佇立其中,但至雨歇仍未有去意,繼續沉醉於李清照的故事,和她所留下的豔麗詞章。

縱然文章對亭和園都著墨不多,卻令人感到作者是真實地享受著這趟旅程。

相較之下,我只是急匆匆的「到此一遊」,境界之低,立時可見!

在整個旅程的開始時,曾告訴自己要用輕省慢活的心來享受在杭州的日子。但原來我仍走不出趕景點的急匆心態。面對死線臨到(第二天要離開),便什麼「恬靜閒適」、什麼「慢活人生」,通通拋諸腦後。不自覺地掉進都市人的「快餐式」旅遊中,只管趕趕趕!未能真正與景點產生應有的連結!全程已自我設限而不自知!只自困於一個亭子,卻看不清園林的整體面貌!

少時愛讀「金句」,長大後便明白若不看整篇文章,容易變成斷章取義,甚或因著心中存著的既成雜念,而曲解作者本意。

同樣,有時候,我們處事時會否都過於集中最後結果,而忘卻過程中的經歷和學習呢?


撰文/劉緒端傳道(Samu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