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牧者的翱翔》的三段 对话笔记
一次过把毕德生牧师(Eugene Peterson) 的封笔之作《The Pastor: A Memoir》 (牧者的翱翔:毕德生的40个牧养笔记)中英两本书雀跃的取到手上平排而读。
只把书中起首精髓的推荐序看毕,已立时有多处的共鸣及提 醒(引文):
* 牧职是属灵的亲职。
* 牧者要做的两件事情:带领人们敬拜、祷告及传讲上帝的话。真的敬拜是将心给主、委身爱祂,而不只唱歌、举手;真正的祷告是与上帝亲近、求祂喜悦,而不是叨絮自己的愿望去指挥祂。
* 要小心ABC 的巴比伦文化Attendance, Building, Cash。上帝要心灵诚实的敬拜,教会要出席人数;上帝要人谦卑自洁,教会要豪华会堂;上帝要怜悯贫穷人,教会要大批金钱收入。
* 原来牧师不是一个指向身份的名词,而是表述神不断在他/她身上陶造的动词 。
相信必定会像追读小说般完成这本书。
母亲的歌谣和故事(第三章 )
在巴士上看到这章时涙光闪在眼帘,是因为看到毕牧师的母亲如此坚定的服事心志? 还是自己作为三个男孩的母亲再一次深感作母亲的唿召?抑或是期盼其他基督徒母亲同様得着在灵里影响孩子的唿召?
热情和爱使一个母亲无畏地在无数星期日的晚上,自己带着一个小男孩(年幼的毕牧师)走到乡下,在清一色大老粗的伐木工人和矿工中,讲述一个又一个神的故事,带领唱着一首又一首圣诗。在那些夜里,年幼的毕牧师听到一生最精彩的讲道。但更重要的是孩子爱神爱人的生命,就在那些童年的夜里被塑造出来。在一个又一个只见到功课默书、测验考试的晚上,我再次看到作母亲的唿召。
父亲的肉店(第四章)
现在社会追求的是陡峭的学习曲线(steep learning curve ),从小我也一直在这线中努力攀行。但如毕牧师所经歷的一样,近十年,主一直要我学的是陡峭捨弃学习的曲线(a steep unlearning curve)。 三次的椎间盘突出叫体力一直减退,很多时都有心无力;加上在家及教会服事中的各様限制下,很多时我都训练自己捨弃学习,或更贴切的是捨弃深入计划及放下即时行动。这学习当然对我很艰难,但也在明白「我必须放下,才能认识到工作的是神,不是我;神的工作,是我往后将行走的人生路的中心。」(the unlearning that was necessary to clear the ground for learning that God at work- not I-was the centre of the way I was going to be living for the rest of my life.)
在开始看《牧者的翱翔》的同一天,我在一本很旧的母会诗集中看到一首诗歌叫《但愿耶稣的美丽从我显现》,标题为1996年夏令会主题曲。很简单的歌词和优美的旋律。二十多前当我唱这歌时,应不会像今天如此深感这祷告背后要愿意被主破碎(从前我更不会用这些字眼)的痛及彻㡳顺服的唿召。
但愿耶稣的美丽从我显现,
耶稣所有清洁、温柔与甘甜。
求你用你圣灵,前来炼我性情,
直至耶稣的美丽从我显现。
中文诗歌应该只有第一段的翻译,但英文版本《Let the beauty of Jesus be seen in me》有第二及第三节,歌词继续进深的丰富,祷告美而精,特别第三节像是把我内心的话谱出来了。
Let the beauty of Jesus be seen in me,
All His wonderful passion and purity;
O Thou Spirit divine, May I truly be Thine
Till the beauty of Jesus be seen in me.
Let my wonderful Saviour be seen in me,
His amazing compassion and constancy;
His great love is my goal, By His Spirit’s control
Till me wonderful Saviour be seen in me.
Let the fruit of the Spirit be seen in me,
Grant me grace all sufficient that I may be
True and faithful each day, Ev’ry step of the way.
Pointing souls to the Saviour on Calvary.
墓窖长老教会(第十六章)
初入牧职的毕牧师到达新工场「长老会君王堂」时(后来成为他一直牧养三十多年的教会),是在家中的地下室开始聚会。当时教会的年轻人感觉上教会就像躲到地下墓穴中的初代基督徒。毕牧师藉此情景分享了他心中的 「何为教会」? 教会就是天国在死亡国度内的殖民地Church is a colony of heaven in the country of death,我从未想像可以如此贴切创意地明白教会。
毕牧师洞见路加笔下两个诞生的故事:路加福音的耶稣降生和使徒行传的教会诞生,几乎是平衡的。圣灵感孕玛利亚生了耶稣,而教会亦在圣灵感孕下出生。由耶稣的故事(福音书)到教会的故事(使徒行传),路加都不是在编写教会蓝图、事奉指南手册、事工报告等。使徒行传是一篇故事,详细道出初代教会成为教会所走过的路。毕牧师的重点是:故事不是一部可以复制的剧本,教会不是一套套发展计划书和课程,而一个一个独特的故事。
经毕牧师点醒——何为教会?我眼前见到是一个立体4D、充满生命力又满有无限可能的教会——基督的身体。耶稣的故事交织你我生命的故事,一起经歷圣灵在我们各弟兄姊妹身上的更新陶造。父呀! 每一天,弟兄姊妹虽在不同的故事中为不同的肢体,但求耶稣的故事再次激励我们,叫每一位曾与你故事相遇的,都愿意忠心在这死亡国度中活出基督,带领更多的人殖民天国。亚们。
撰文/黎麦美华师母Ada(更多分享:www.heisgod.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