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一家人

證道搜尋




從自覺到陪伴
—— 如何面對情緒病的家人

這是一個風起雲湧的年代。疫情、戰事、社會動盪……我們一同經歷了接近數年的巨大無常。

生活不似預期,彷彿掉進無法自控的漩渦之中,無力、無助、無望,情緒風暴隨時降臨,稍不為意,任何一件不如意事似乎都可成為挑動情緒爆發的「最後一根稻草」,把人壓倒。

各種防疫限制迫令人們回歸家庭,不少人甚至長期處於「困獸鬥」的局面,缺乏個人空間,磨擦日增。情緒本不是洪水猛獸,只是當我們未能好好善待,以致負荷過重,不自覺被情緒主導,影響日常生活或人際關係,甚至產生不同程度的身心症狀,便可能需要接受不同形式的治療。

倘若有家人深受情緒困擾,甚至患上情緒病,我們應如何面對,作出陪伴,同時好好自我照顧,避免捲入情緒漩渦?

避免陷入情緒漩渦
筆者作為心理輔導員,聆聽不少情緒困擾的故事,其中也有因家人患有情緒或精神病而令自己身心受創。

他們當中可能不懂得如何適切地回應對方的需要,有時過度承擔,有時錯誤解讀,甚至被不為意的情緒勒索所操控,總是感到不夠好而內疚自責。

最近看了一套電影《瀑布》,劇中的女兒小靜面對患有思覺失調的媽媽,作了一個很好的照顧者示範——她營造了一個平靜、自然和信任的空間,以不否定,不批判的態度,作出理解和體貼的陪伴,陪媽媽踏上復原之路。

對於情緒病者來說,頭頂上揮不走的烏雲、壓著心口的石頭,或是腦裡縈繞不散的聲音等等,都是如此真實難受。無論是門外的士兵,或電視後的蛇,小靜都沒有即時否定,而是嘗試進入媽媽的世界,加以理解,陪她一起看清事實,加以疏導,讓她感到被接納和信任。不過,不否定並非凡事順從或放任,尤其意圖傷害自己或他人行為時,需要適時制止。

情緒病者的狀態時有起伏,基於希望他們能盡快「好起來」的良好動機,有時不為意地隨口說出的「加油」「努力」,也可能成為他們的無形壓力。適切的陪伴,也需要包容的接納和耐心的靜候。小靜敏銳地因應母親的需要而調整生活節奏,不勉強,不急躁,一步一步走出黑暗,一起在陽光下散步。於是,媽媽腦裡轟轟的瀑布巨響,漸漸轉化成平靜的溪流。

設立健康的界線
陪伴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照顧者要設立健康的界線,避免過度承擔或糾纏,承受吃不消的委屈,筋疲力盡。首先,我們要承認和接納個人的局限。

心態上,以愛之名赴湯蹈火,看似理所當然,尤其自覺作為基督徒,好像更沒有拒絕的理由。然而,捨「己」之前,先要有「己」——要認清自己的能力和限制,明白我們並非超人,更不是神。

在照顧他人時,也要對自己的身心靈負責,接納未必維持到百分百隨傳隨到的心力,疲累時就要好好休息,並為自己留一個紓緩和充電的空間,避免獨力承擔所有責任;例如嘗試建立不同的支援網絡,學習向人表達需要,適時求助。

情緒自覺與照顧
陪伴病患家人,難免會有高低起伏,心情忐忑。正如近年面對疫情變化,叫人不得不謙卑下來,接受無力感,轉眼仰望神的心意和帶領。

當我在輔導室,陪伴受助者穿越暗黑的生命隧道時,總會默默祈求神的臨在和介入,因為深信聖靈是最終極的治療者,是隧道盡頭的盼望光源。

過猶不及,盡力就足夠,要看自己合乎中道。

古倫神父説:「不要給情緒下任何評斷,不管我們願不願意,情緒就是這樣出現,第一步就是純粹察覺,正視,接納,然後才想方法處理它。」—《情緒,有關係!》

轉化情緒,由自我覺察開始;學習聆聽內在的微聲,加強自我照顧,才能成為更有力的同行陪伴者。


撰文/Zoe Lam (心理輔導員・伊甸天倫團友)
圖:unsplas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