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拜探知

證道搜尋




撰文/丘子彬傳道

「你怕!我怕!個個怕!煙加!酒加!屋租加!巴士加!的士加!多士芝士乜都加!加!加!加!加!加!」

許冠傑的歌當年一致被認為「反映社會現況及諷刺時弊」。近年物價飛脹,《加價熱潮》又變得合時。其實,宗教的表達從來就離不開社會的轉變,不少詩歌同樣反映當代社會的價值觀,甚至當代神學。基督教二千多年歷史讓我們知道,即使真理(絕對)永遠不變,但其表達(相對)卻不斷在變。不同時代和文化的信徒總會在宗教表達上集中強調某些真理或信念。右圖展示人類歷史中哲學、藝術(包括音樂)、社會、宗教的互動關係:

一些思想家(如孔子、蘇格拉底、達爾文、霍金等)會發表一些理念,然後這些理念被藝術家以藝術媒體(如畫像、雕塑、樂曲、電影、漫畫等)呈現出來,當大眾接觸媒體多了,自會被潛移默化,及後變成整個社會接受的概念或理論,最後人們就會反省宗教的表達能如何融合這些概念或理論①。宗教轉過來可能又影響哲學的發展,成為一種循環。

歷代詩歌常常反映當時的普遍思想及處境,如:「君王不能因兵多得勝;勇士不能因力大得救。靠馬得救是枉然的;馬也不能因力大救人。」(詩篇33 : 16–17)。當時以色列常常處於戰亂中,普世觀念認為人強馬壯就是爭勝的關鍵。然而,大衛卻指得勝的關鍵是耶和華。

中世紀歐洲因政教合一,以致天主教信仰主導著當代哲學思想,藝術的表達處處反映天主教神學思想。
《聖母頌》(Ave Maria ) 本來是《額我略聖歌》(Gregorian Chant),是天主教修士以歌詠形式背誦經文。歌詞中提到「聖馬利亞,神的母親,現在並我們死亡之時,為我們禱告。」② 當時天主教發展出各種「聖母無染原罪」等把馬利亞昇華之理論,以致聖母成為信徒的代求者。

十八世紀英、美奴隸制度盛行,而《奇異恩典》的作者約翰·牛頓亦不例外,以販賣奴隸為生,年少時曾在非洲女公爵派爾的手中經歷做奴隸的生活,嘗過不少苦頭,後來被父親的友人救出,且經歷沉船之險而悔改信主。「奇異恩典,何等甘甜,竟拯救像我這般卑賤的人,我曾失喪,今被尋回……許多危險、試煉、網羅,我已安然度過;靠主恩典,安全不怕,更引導我歸家」③ 是他一生的寫照。詩歌配合西非樂韻④ 帶出奴隸得釋放的意境,並成為當代及後世基督徒的格言及個人神學理念。

十九世紀大不列顛帝國正值軍事盛世,勢力強大,一些詩歌亦以行軍為題材,其中《信徒精兵歌》的歌詞建基於提摩太後書2:3:「信徒如同精兵,爭戰向前行,十字架為旗號,先路導我程!基督乃是君王,領我攻敵往;故當仰望麾旗,前行入戰場」,配合簡單、直接的主調、步操般的節拍充份反映出當年軍隊出征的氣勢。

現代詩歌歌詞中甚少像傳統聖詩般,常常用上「魔鬼」、「撒但」、「仇敵」、「爭戰」、「公義」、「責打」、「榖米」等詞,這是基於今日社會普遍接受和平主義(無仇敵、戰爭)、科學文明(許多以前歸咎於魔鬼撒但的患難都以科學解釋或解決了)、高舉「愛」和「寬恕」⑤、及城市化。

現代中文詩歌大部份以舒情為主線,即使英文詩歌本來是充滿氣勢的,但中文版的編曲總是變得舒情柔弱。也許,這反映華人文化一般較「息事寧人」,又或是現代城市人怕辛苦、愛享樂的心態。本地創作詩歌《因著信》的旋律是貫徹的柔和、舒情:「憑信,他離別吾珥;因信,全然奉上愛子……」,主調像欲言又止,配合著慢版節奏,令人難以體會歌詞中描述歷代信心偉人的故事,和其中帶出關於信心的那份堅毅、勇往直前、不屈、充滿盼望的信息。試想想,「全然奉上愛子」需要多大的決心?所以,我們唱這首歌時需特別刻意利用編曲和歌唱技巧形造堅決、有力的氣氛,以彌補旋律的不協調。

當我們欣賞詩歌時,可像查經般嘗試了解詩歌的時代背景、當代文化及處境,探索作者的背景和經歷。這能幫助我們更體會詩歌的意景,亦能從詩歌中了解當代文化,甚至更了解自己現今世代之流行神學。



註①: 今日教會的同性戀爭議亦是跟隨這種發展,以至同志教會及其文化的出現。
註②: 「神的母親」這尊稱在早期教會本是用以捍衛「耶穌是神」的身份,並沒有把馬利亞神格化的含意,但後期卻
成為天主教之聖母神學概念的基礎。今日伊斯蘭教徒以為基督教和天主教的三位一體是指聖父、聖母及聖子。
註③: 部份歌詞根據英文歌詞意譯。
註④: 西非樂曲、黑人靈歌與中國樂曲同樣是五聲音階,即一個音階只有五音,而不是現時西方音樂的七音。
註⑤: 對比哥林多前書對「愛」的定義,現代人對「愛」的理解是林前13:4–8並刪去了第6節「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這亦在詩歌中反映出來。